3)云何谓植众德本?
答:在《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中成就四法之二者:
植众德本,说明其是成就佛道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觉觉他,自成就,普愿一切众生亦皆成就圆满菩提。自觉不离三皈依的甚深义,
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觉他首要广结善缘,广修布施,佛法从缘起,弘法利生,广宣流布,
发救度一切众生之菩提心。植众德本乃过现未来佛所遵循的本怀使命。
此答盼老师指教。
Friday, March 20, 2009
Thursday, March 19, 2009
第一学期考试作答(第二题)
2)序品日月灯明如来是谁?其佛未成佛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无量义、
四名宝意、五名智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响意、八名法意,八个意表什么意理?
答:日月灯明如来乃妙光菩萨之师,亦涉及本师世尊的本生因缘,因妙光菩萨即是本师
的菩萨身分。日月即是一心二门,善解灯及明不二的实相道理,日与月表种种性相,
有为无为法,但不离“明”的湛然寂静。
八名王子皆以“意”为名,即是意识乃吾人之八识,凡愚从八识跌倒,
同样从八识重建。
八种意表修学的过程,善意即是最锋锐的善解义,不落义,
善解有无二相即能善解无量意, 渐渐修学 原来无量义即是如来本具的宝藏故说宝意,
通过精进配合柔顺忍,音响忍能除去于法的盲点疑惑,故说断疑生信,智慧便增长,
通达法意终极契入圆满娑婆若海,无生忍诸法实相。
四名宝意、五名智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响意、八名法意,八个意表什么意理?
答:日月灯明如来乃妙光菩萨之师,亦涉及本师世尊的本生因缘,因妙光菩萨即是本师
的菩萨身分。日月即是一心二门,善解灯及明不二的实相道理,日与月表种种性相,
有为无为法,但不离“明”的湛然寂静。
八名王子皆以“意”为名,即是意识乃吾人之八识,凡愚从八识跌倒,
同样从八识重建。
八种意表修学的过程,善意即是最锋锐的善解义,不落义,
善解有无二相即能善解无量意, 渐渐修学 原来无量义即是如来本具的宝藏故说宝意,
通过精进配合柔顺忍,音响忍能除去于法的盲点疑惑,故说断疑生信,智慧便增长,
通达法意终极契入圆满娑婆若海,无生忍诸法实相。
第一学期考试作答
1)《法华经》序品摩耶夫人不是在佛出世七天后去世生忉利天吗?
为何会出现法华会上?有什么表理否?
答:a)佛入无量义处三昧放光,放斯光已为说大法,序品详述与会大众及眷属等众。
释提桓因乃是忉利天主,佛母摩耶夫人于佛出世后七日升此天,当然成其眷属,
故也会随来至法华会上。
b)佛经典常比喻佛念众生如母忆子,摩耶夫人当来法华这会,母子互忆表露无遗。
c)佛放光是不可思议遍照一切无量国土,赵越时空,摩耶夫人国土已在其中。
因为佛在法华 涅盘时即将开权显实说大法,欲令众生,咸得闻之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佛曾亲至忉利天为母演说《地藏本愿经》,难道法华大会会遗舍去亲母吗。
d) 佛名尊称普闻,于甚深法以种种方便随宜引导众生令离诸着,佛母必在会上方契普闻义。
e)表何理,1)佛放光神力不可思议,佛母来到会上,一切众生亦来至会上。
2)在这序品中犹如自在王如来显现二十一亿佛国土供法藏比丘选择一样。
佛于此尽显一切,由地狱至色究竟天所见,摄受程度乃依自己善根,
智 慧及柔软心。
此答,老师请与指教,感恩。
为何会出现法华会上?有什么表理否?
答:a)佛入无量义处三昧放光,放斯光已为说大法,序品详述与会大众及眷属等众。
释提桓因乃是忉利天主,佛母摩耶夫人于佛出世后七日升此天,当然成其眷属,
故也会随来至法华会上。
b)佛经典常比喻佛念众生如母忆子,摩耶夫人当来法华这会,母子互忆表露无遗。
c)佛放光是不可思议遍照一切无量国土,赵越时空,摩耶夫人国土已在其中。
因为佛在法华 涅盘时即将开权显实说大法,欲令众生,咸得闻之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佛曾亲至忉利天为母演说《地藏本愿经》,难道法华大会会遗舍去亲母吗。
d) 佛名尊称普闻,于甚深法以种种方便随宜引导众生令离诸着,佛母必在会上方契普闻义。
e)表何理,1)佛放光神力不可思议,佛母来到会上,一切众生亦来至会上。
2)在这序品中犹如自在王如来显现二十一亿佛国土供法藏比丘选择一样。
佛于此尽显一切,由地狱至色究竟天所见,摄受程度乃依自己善根,
智 慧及柔软心。
此答,老师请与指教,感恩。
向坚忍的菩提树学习
今天与老师谈到如图的坚忍菩提树时,因为生命力很坚韧的本质,
在狭缝的石墙上也茁壮生长,有一次被居民砍得遍体刀痕累累,
但是不会很久它又长的很茂盛了。看它勇于面对逆緣,
背着伤痕重新抽枝发叶,应当学习。再过不久,他的旧枝新叶又再一次被
全部砍下彻底摧毁,还淋上燃油,烧成乌黑残枝树干,看到圣树遭受
如此惨痛的命运,我心中淌泪,感恩他教我在逆境中坚持及忍耐。
老师说幸好没被淋上916 毒药,这两天又见它长出嫩叶几片,
虽菩提树伤了,但菩提心何曾灭过。
在印度的佛陀遗址生长的菩提树接受细心的保护,连掉落的菩提叶
也显得非常稀有及珍贵,大家捡的不亦乐乎!纵观此地的菩提树连命都难保,
有谁还会拾起这些落叶当书签呢!难道印度的菩提树与上图的菩提树有差别吗?
妄想、分别、执着乃是烦恼根源,一异有无的执着!。。。
身是菩提树、菩提本无树。。。。
谈到这里老师说《楞伽经》有一则毒药的公案,。。。
若您知道,在意见栏与大家分享,。。。。下篇待续分晓。。
Sunday, March 15, 2009
印度朝圣之旅(总结篇说涅盘)
http://vlog.xuite.net/vlog/guest/basic.php?media_id=dnRLQXo3LTE0NzM2MDQuZmx2
人生短如朝露、何苦执着里虚度、世间事本无常、无常是常也是苦、
放下心头贪嗔痴妄、能舍名利化作春泥、胸怀大爱更胜护花、
红尘滚滚踏花归去、但持善念诸恶莫作、空中之音应无所住、
水中之色究竟涅盘、身心安顿本无一物。。。。。。(歌词)
以《楞伽经》大慧菩萨赞佛六个偈颂作为总结:
1)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2)一切法如幻,远离於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3)远离於断常,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4)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燄,常清净无相,而兴大悲心。
5)一切无涅盘,无有涅盘佛,无有佛涅盘,远离觉所觉,
若有若无有,是二悉具离。
6)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净。
人生短如朝露、何苦执着里虚度、世间事本无常、无常是常也是苦、
放下心头贪嗔痴妄、能舍名利化作春泥、胸怀大爱更胜护花、
红尘滚滚踏花归去、但持善念诸恶莫作、空中之音应无所住、
水中之色究竟涅盘、身心安顿本无一物。。。。。。(歌词)
以《楞伽经》大慧菩萨赞佛六个偈颂作为总结:
1)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2)一切法如幻,远离於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3)远离於断常,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4)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燄,常清净无相,而兴大悲心。
5)一切无涅盘,无有涅盘佛,无有佛涅盘,远离觉所觉,
若有若无有,是二悉具离。
6)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净。
在此分享六个偈颂读后的涅盘观为何:
第一至第四偈颂乃是佛分别解说,亦阐述性修不二之理的鈎锁,
犹如一条条法性川流引之令入娑婆若海,万川汇集皆归于大海,
入海之后犹如入于涅盘,便是融然一相一味,平等平等,显然
已无有我相法相的足迹可循,善逝其中,无有佛涅盘,无有涅盘佛。
一切不落有无涅盘,虽自性本自寂灭,但不碍缘起大悲与般若大用,
正契合牟尼寂静观之“寂而常用,用而常寂”的究竟涅盘。
在此菩提道路上一直走来,老师善知识的陪伴指导,感恩你们
继续陪我走,引导及开示。。。。。邁向无住处涅盘乐!
印度朝圣之旅(祗树给孤独园)
印度朝圣之旅(转法轮经)
《转法轮经》是佛陀所说第一部经,是证悟后在鹿野苑
対憍陈如等五比丘说法,阐述他亲征的中道法。内容:
1)避免两个极端:
劝五比丘远离物欲享受和肉体折磨两边极端,这样
修行不能导致至乐和觉悟。前者阻碍心智发展,
后者削弱个人智能。
2)中道即是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
正精进、正念、正定、能引导众生抑制贪欲、证四果、
达到究竟涅盘。
3)真正快乐是向内求而不是由财富、权力、荣耀和征服
来衡量,众生认为色身方面享受是最大仅有的快乐。
但素不知色身的组合就是痛苦的根源。
4)引导众生远离轮回娑婆的三个贪念:对色身执着、
对有的执着、及对无色界的执着。
《法句经》云:从贪生忧、从受生怖、 离欲无忧、更无恐怖。
5)佛陀于四圣谛,共说三次,称为三转法轮,示转、劝转、
及证转,以十二种形式,(应知、应断、应证、应修),
如理知见此四圣帝绝对真实。
6 佛说:当我对此四圣帝绝对真实如理如量真正明了之后,
我知道我已获得圆满无上正等正觉。
Friday, March 13, 2009
印度朝圣之旅(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太子降生后,脚踏七朵莲花,即说圣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诸佛世尊唯一大事,即是开始悟入佛之知见的因缘出现于世,
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
天上天下:即是无始来三世十方,尽虚空遍法界的广义世界。
亦是横超十方,量周沙界义。
唯: 唯是一相一味一乘道义,唯是本具佛性义。
我: 此我是一心具足一切法,我及无我皆在其中。
我含无量义,万善归我,性空緣起法皆属我,
一切有为法无为法是我,能度一切心。
无我: 一切法无有实体,唯自心现,离於我及我所。
一切法不可思不可议,缘起性空,毕竟空不可得。
独尊: 独尊乃因一切法无自性故,不落我或无我二见,不落
有无品故。究竟放下,执着,妄想分别,契入涅盘寂静。
唯独善解此义,应当修学乃是至上尊贵,究竟圆满成佛。
诸佛世尊唯一大事,即是开始悟入佛之知见的因缘出现于世,
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
天上天下:即是无始来三世十方,尽虚空遍法界的广义世界。
亦是横超十方,量周沙界义。
唯: 唯是一相一味一乘道义,唯是本具佛性义。
我: 此我是一心具足一切法,我及无我皆在其中。
我含无量义,万善归我,性空緣起法皆属我,
一切有为法无为法是我,能度一切心。
无我: 一切法无有实体,唯自心现,离於我及我所。
一切法不可思不可议,缘起性空,毕竟空不可得。
独尊: 独尊乃因一切法无自性故,不落我或无我二见,不落
有无品故。究竟放下,执着,妄想分别,契入涅盘寂静。
唯独善解此义,应当修学乃是至上尊贵,究竟圆满成佛。
Thursday, March 12, 2009
印度朝圣之旅(初转,二转法轮)
佛所说法,比喻为大云,以一味雨平等布施(皆迹中说,
即平等真如义)只因众生根基不同,于一佛乘而分别说三。
如《法华玄义》卷2:曰《若鹿野三 ,鹫头一妙,皆迹中说》
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鹿野苑是位于波罗奈城外,佛在此
为三乘人宣说四谛十二行法轮。
佛在灵鹫山上则宣说《法华经》一佛乘实相妙理。
引用《法华经。方便品》云:即趣波罗奈,诸法寂灭相
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是名转法轮,
便有涅盘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
引用《法华经。比喻品》云:昔於波罗奈,转四谛法轮
分别说诸法,五众之生灭,今后转最妙,无上大法轮,
是法甚深奥,少有能信者。
诸佛慈悲皆以种种因缘比喻无数方便,引导众生离於诸着,
此乃是方便权教,如方便品偈颂所说。又在法华会上开权显实,
开迹显本说一乘,如比喻品偈颂所说。
故应善解佛为引导众生故,分别说诸乘,随宜方便说诸法,
应病与药,无有能执之量,离能乘所乘,无有乘建立,
此乃实相一乘也。
Monday, March 9, 2009
印度朝圣之旅(看恒河的心)
印度朝圣之旅(说通与宗通)
这站来到第一道场竹林精舍,除了一墓,一舍,一池
就是这些竹林为标志。配合于灵鹫山所发愿,愿我与未来,
长寿度众生,如今日世尊,故必须宗说兼通,方能自觉觉他,
自度度人。否则即成“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
通教不通宗,犹如独眼龙”
何谓说通:建立说法相,以种种因缘,譬喻,广演言教,
无数方便, 随众生心而为说法,引之令离诸着。
何谓宗通:建立如实法相,离自心现种种妄想,分别诸法相,
不堕一异,有无,俱不惧二见中。
《从容录》:“说通宗不通,如日被云笼,
宗通说不通,如蛇入竹筒,
宗通说亦通,如日处虚空,
宗说俱不通,如犬吠茅丛。
应常作如是观照我的是“乳糜竹筒”能作供养, 抑是
“毒蛇竹筒”自毁毁他?
故知若先了宗说二通,说则无过,慎之慎之!!
印度朝圣之旅(於逆境中作了緣想)
Sunday, March 8, 2009
印度朝圣之旅(不可思议)
Friday, March 6, 2009
印度朝圣之旅(应何而住!)
Thursday, March 5, 2009
印度朝圣之旅(金刚宝座)
Wednesday, March 4, 2009
印度朝圣之旅(以苦为师)
Tuesday, March 3, 2009
回答Voon的意见帖子
Voon,
感恩提供意见帖子,1)在祗树给孤独园精舍,现在精舍已仅存墙基,但是在阿难菩提树下还有很多朝圣者,法师在做禅修,诵经,进行各别向修行方式精进。此处不会荒凉,绿叶辽广草坪,空气清新,令人神怡。2)在印度不止有很多中国寺庙,还有缅甸,日本,等等的宗教建筑。3)鹿野苑的照片有两只小鹿,点击放大即见。4)佛虽示现涅盘,但心中不落有无涅盘想,我愿与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好温馨与你分享。。。。菩提路上我们共勉之。。。。
感恩提供意见帖子,1)在祗树给孤独园精舍,现在精舍已仅存墙基,但是在阿难菩提树下还有很多朝圣者,法师在做禅修,诵经,进行各别向修行方式精进。此处不会荒凉,绿叶辽广草坪,空气清新,令人神怡。2)在印度不止有很多中国寺庙,还有缅甸,日本,等等的宗教建筑。3)鹿野苑的照片有两只小鹿,点击放大即见。4)佛虽示现涅盘,但心中不落有无涅盘想,我愿与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好温馨与你分享。。。。菩提路上我们共勉之。。。。
印度朝圣之旅之十四
此次印度朝圣之旅的导游 James Chen,陈志雄居士,是这十天我们的旅程的护法菩萨,交通,膳宿,饮用水等等妥善安排,每到一个景点也参与诵经念佛做功课,亲切温馨,请我们吃当地水果,赠送纪念佛像,到了旅程最后一天,纵然时间紧凑,还安排新德里城市游,目睹印度同胞对湿婆神的敬仰,有缘看到当天庆祝膜拜的节日,一直护送我们到机场他还临别依依,互相祝福早日成佛。珍惜非常殊胜的緣。到了机场承蒙安衡同修等男众办理登机手续,又请大家吃昂贵的面包晚餐,感恩!。在此介绍菩萨导游一下:宝莲国际旅行社,行动电话:+919433493499.
印度人礼拜湿婆神,照片是从巴士窗口拍到的,
团友说照片中的白色光圈是殊胜神灵,信否!看你!
佛陀一天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见许多民众在请求
波斯匿王出兵缉拿鸯掘利摩罗( Angulimala)的杀人魔,
他会将被杀害的人的手指骨串起来当饰物带,
杀人魔当时是盲目听取他老师的误导说
杀满一千人带其手指串成饰物挂在身上即能升天。
佛陀知道后便向杀人魔处走去,杀人魔向佛陀追杀,
佛陀显神通,杀人魔怎样都追不上沙门,从远处呼喊佛陀停下来,
佛陀说我早已停下了,是你停不下来。(表佛已停止造业了)
此时杀人魔想到佛陀必是究竟解脱者,并要求允许随佛陀出家当沙门,
佛陀答应了鸯掘利摩罗的请求加入僧团的故事。
附上照片是杀人魔的处所。
全程仅介绍到此,有出入之处请与补充或指正,感恩!阿弥陀佛!!!
印度朝圣之旅完结篇
2月23日:今天是旅程最后一天,有人依依不舍,有的开始想家归心似箭,早上5.00 启程到Lucknow,乘内陆飞机到新德里,因稍微延迟起飞,到了新德里已是下午六点了,乘搭晚上11.45pm MH0191飞往吉隆坡。。。24日早上7.00回到我们的家。
感言:
1)感恩佛菩萨加持,此次朝圣之旅圆满结束。
2) 感恩一切成就此行的因缘,法师,团友,导游,司机,膳宿安排等等。
3)感恩法师一路为我们讲述景点介绍,晚间虽累极了亦为我们分享佛法。
4)在此诚邀各位通过意见帖子一起来分享朝圣心得。
5)法华经云:佛种从緣起,愿此地一切有情无情仗与佛的殊胜宿緣皆开出灿烂菩提花果,
离苦 得乐。
感言:
1)感恩佛菩萨加持,此次朝圣之旅圆满结束。
2) 感恩一切成就此行的因缘,法师,团友,导游,司机,膳宿安排等等。
3)感恩法师一路为我们讲述景点介绍,晚间虽累极了亦为我们分享佛法。
4)在此诚邀各位通过意见帖子一起来分享朝圣心得。
5)法华经云:佛种从緣起,愿此地一切有情无情仗与佛的殊胜宿緣皆开出灿烂菩提花果,
离苦 得乐。
印度朝圣之旅之十二
2月22日:从蓝毗尼(Lumbini)到舍卫城(Sravasti)途经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u)的遗迹,此处是佛陀的父王净饭王的国家. 这国家发生一个悲惨的故事。是因当时鄰国波斯匿王向迦毗罗国的释迦族求亲,当时释迦族不愿意把美丽的公主许配给波斯匿王做王妃但又怕迁怒他,畏其暴恶,竟把一名婢女扮成公主嫁给国王,末利王妃生第二王子,名琉璃。幼年时一次去迦毗罗卫国探亲,因年幼无知,王子在佛陀讲经的狮子座上玩耍,后来被摔倒在地上,骂他是婢女所生,并用奶水清洗狮子座。当时琉璃王子受辱后说:今天用奶水洗我坐过的席,以后要用释迦族的血来洗我所座过的席位。琉璃王子凶残,弑父杀兄,自立为王,率兵讨伐释迦族。释尊知此事后,三次劝阻未果,释迦族恶因难逃償还冤债,但是琉璃王大逆不道七日间自取灭亡,琉璃王在第七日早晨仍安然无恙,便放心到海边洗浴玩乐,那知此刻狂风暴雨,王及众人全遭雷击,死堕无间地狱。
Monday, March 2, 2009
印度朝圣之旅之十
印度朝圣之旅之九
阿育王四头雄狮石柱,摧毁后留在原地的仅有2.1米。

离开瓦拉纳西(Varanasi )约 10公里的鹿野(Sarnath)的村庄,此处是佛陀悟道之后第一次为五位弟子传授佛法的鹿野苑,称为初转法轮,说了苦集灭道四谛法。

在Varanasi往鹿野苑的路上,距离鹿野苑遗迹一公里处有一座八角形的楼塔,伫立在一个小丘上,传说是五比丘迎接佛陀的地方,“五比丘迎佛塔”(Chaukhandi Mound)。途经此地我们没下车,只是车子缓缓行驶而我们只能远眺古迹风韵。
此时来到鹿野苑,当时群鹿居此而得名鹿苑。虽世事变迁,仅存瓦砖遗址,但不能没有鹿群的,这照片中有两只小鹿,烦你找找看!佛陀本生曾为鹿王,为了救怀孕母鹿母子的性命而以自身进献国王,后来舍身救孤苦众生菩萨之行感动国王,不再猎鹿的故事。
阿育王时代的四头雄狮石柱(Asoka Pillar )造型优美,也是印度国徽图案。经13世纪的破坏后,出土的石柱已碎成五段,现址仅存2.1 米的断柱遗迹。
此是外国佛教徒献建寺庙。
印度朝圣之旅之八
印度朝圣之旅之六
Sunday, March 1, 2009
印度朝圣之旅之五
Subscribe to:
Posts (Atom)